首页 > 日照频道 > 生态 > 正文

日照市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节水行动持续跟进

2025-03-21 16:42:03 来源: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  鲁网3月21日讯(记者 王一凡 实习记者 窦双霜)3月20日下午,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暨“节水宣传月”活动新闻发布会,日照市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、一级调研员牟敦谊介绍日照市水资源管理保护、水安全保障方面有关情况,日照市水土保持治理保护中心副主任仝桂良、日照市水利局工程管理运行科科长张之宝回答记者提问。

  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“世界水日”,3月22日—28日是第三十八届“中国水周”,水利部确定今年我国纪念“世界水日”和开展“中国水周”活动的宣传主题是“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,保障我国水安全”。3月22日—4月22日也是山东省的“节水宣传月”。

  近年来,日照市认真贯彻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方针,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。

  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强化。日照市政府印发《日照市贯彻落实“四水四定”原则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》,进一步细化落实部门职责,优化水资源配置,严格实行用水总量、用水效率双控管理。2024年,日照市用水总量6.11亿立方米,完成省下达的6.74亿立方米控制目标。严格用水定额管理,全市1660个用水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,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用水户用水计划全覆盖。严格建设项目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审查,抓实建设项目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审查工作,指导日照生物化工园区等开展扩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。

  取用水管理进一步规范。在全省率先开展取用水专项排查整治行动,比对登记取水口3055个,计量建档3529个,形成全市取水口“一张图、一本账”,工作进度居全省首位。加强地下水日常管理工作,实行地下水水量、水位双控,2024年日照市地下水用水量7698万立方米,满足省下达日照市的地下水取水指标要求。2024年,全市共收入水资源税1.36亿元,实现三连增。

  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。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评估工作。按照“水量保证、水质合格、监控完备、制度健全”的要求,选取青峰岭水库等10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评估。加强生态流量监管,印发《日照市母亲河“一河一策”潮白河复苏行动方案2024年度工作计划》,扎实落实母亲河复苏行动措施。2024年度,青峰岭水库生态补水7432万立方米,仕阳水库生态补水2133万立方米。

  节水型社会建设高质量推进。积极推进合同节水、“节水贷”项目等节水产业创新,成功申报省级重点节水产业企业1家,完成合同节水项目2个,加强节水产业扶持,积极开展“节水贷”融资服务,助力企业申请节水贷2.99亿元。日照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。岚山区率先在全省建设再生水科普馆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再生水项目建设管理运营,建设再生水信息化应用系统,实现再生水制水、提标、供水全过程监管。

  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是日照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“项目提升年”,日照市水利局将持续加大现代水网建设力度,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创新,着力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、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,全力开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
  扎实推进现代水网项目建设。实施防洪提升、供水保障、水生态保护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4大类水利工程,总投资37.8亿元,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,重点实施岚山区浔河治理二期等9个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。积极推进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。超前谋划中央投资重点支持项目、专项债券发行领域项目,力争“十五五”拟实施重点项目纳入国家、省专项规划,积极争取中央、省级资金支持。

  全面守牢防汛抗旱安全底线。锚定“四不”目标要求,持续优化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制,畅通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防汛抗旱信息化指挥体系。强化水工程联合调度,加快实施雨水情监测预报“三道防线”建设,一体推进河道整治、山洪沟治理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,构建“防得住、靠得住、管的住”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。以国家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为抓手,全面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、信息化、现代化水平,集中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、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安全管理专项行动,加强540座水库的防洪库容安全管理,确保安全度汛。

  深入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。深化节水控水攻坚,确保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以上。用好用活市级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平台,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节约用水工作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,推广节水技术创新,以节水产业发展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。高标准完成岚山区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验收、莒县省级取用水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验收、五莲县省级水资源承载能力试点验收工作。

  持续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。以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人和、业兴”为标准,深入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,完成袁公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任务,争创2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,打造1条省级效益河湖标杆。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,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,不断推动河湖清“四乱”常态化规范化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平方公里以上,实现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绿化达标率100%。加强沭河、傅疃河等重要河道生态流量管控,实现重要河段一年四季“常有水”。

责任编辑:张山